11月7日下午,学校在校本部教学大楼举办“品味教学”第39期主题活动,特邀赴延安培训教师代表易清明教授及费嘉教授做专题分享,教务处处长张小欣主持本次活动。
9月下旬及10月中旬,我校选派本科教学骨干教师赴革命圣地延安培训。骨干教师参加了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座谈会、《辉煌十三年》主题讲座、宝塔山和杨家岭现场教学活动、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革命旧址教学活动、为人民服务广场和枣园革命旧址现场教学活动、梁家河现场教学活动等。大家表示,既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,也对新时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,如何更好地践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。
传承与创新齐驱 教学与科研双收
易清明回顾并展示了本次赴延安培训学习内容,感言:通过那一孔孔简陋的窑洞,一件件朴素的陈设,一幅幅珍贵的图片,生动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,也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“延安精神”,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易清明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,认为传承和践行“延安精神”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。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坚定教书育人的信念;坚持学习,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;用“延安精神”激励自己,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高昂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。二是用“延安精神”指导教学科研工作,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,传递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;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不断改进教学方式、更新教学内容,将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,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;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科研项目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,将产学研合作延伸至教学活动,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科研能力。
(易清明教授做主题分享)
秉“延安精神”教书 怀“初心使命”育人
费嘉围绕“初心”和“使命”的由来展开分享,他回顾了在行走中学习“延安精神”的经历,分享了现场教学、实景观摩学习的深刻体会。他指出,从“为人民服务”到“梁家河大学问”,习近平总书记于知青岁月中坚定了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,从而延伸出以初心和使命引领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。
作为一线教师,如何践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,做新时代有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扎实学识、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,他认为首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站稳政治立场,课堂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,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大的影响,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;其次,要有深厚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,对所上的课程和学科前沿要深钻细研,了然于胸,做到“给学生一碗水,自己要有一潭水”,再将知识通过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、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传递给学生;最后,他强调要持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,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。
谈及课程思政,费嘉用“师者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”来解释。作为高校老师,应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思想教育,积极推动“思政育人”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,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,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,确保各门课都守好一段渠、种好责任田,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效应。他以医学专业课程为例,通过讲授白求恩、屠呦呦等人的光辉事迹,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家国情怀、社会责任、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,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。
(费嘉教授做主题分享)
张小欣做总结讲话,他指出,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,又是现实的,更是未来的。我们每一位暨南人都应传承“延安精神”,努力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,真正把“延安精神”内存之于心、外践之于行,努力擦亮暨南金字招牌,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。
(教务处)